• 回到顶部
  • 15663781638
  • QQ客服
  • 微信二维码

涨姿势!何为“希区柯克变焦”?

 

01 “希区柯克变焦”的由来

希区柯克变焦,又叫做滑动变焦(Dolly Zoom),是电影拍摄中一种很常见的镜头技法,而希区柯克,即阿尔弗雷德·希区柯克,他是非常知名的导演、编剧、制片、演员和剪辑师,影视发烧友们应该非常熟悉他的代表作品——《后窗》《蝴蝶梦》等。1958年,在他拍摄经典之作心理惊悚片《迷魂记》中,一位名叫阿尔敏·罗伯特斯(Irmin Roberts)的摄像师,第一次尝试运用滑动变焦镜头来表现主人公恐惧紧张的心理,因为它诞生于希区柯克的电影,且经常被希区柯克用来强化恐怖的心理表现力,因而滑动变焦也就被冠名为“希区柯克变焦”。

 

 

所谓滑动变焦,就是在改变镜头焦距的同时,让摄像机也动起来,这样产生的连续透视变形,会让背景看起来突然变大或变小,有一种“扑面而来”或“倏然离去”的感觉。希区柯克变焦一般分为两种:外退内进(Dolly-out & Zoom-in)和外进内退(Dolly-in & Zoom-out)。外退内进指的是摄像机往后退,同时焦距往前进;外进内退则反之,摄像机往前进,同时焦距往后退。在《迷魂记》中,这一镜头的拍摄成功,使得希区柯克变焦很快成为电影制作中的流行元素。后期很多导演和摄像师,都将希区柯克变焦运用在营造恐怖、扭曲、压迫、紧张的镜头氛围中。

 

 

 

02三大核心要素

 

 

要想实现希区柯克变焦,那么一定要关注3大核心要素

1.摄像机的方向

2.推拉的速度

3.摄像机镜头的焦距

 

 

 

相对静止的画面主体,远近拉动的背景之间,会形成一种空间错位的观感,把画面主体推向视觉的中心。这3大要素,会决定一个希区柯克变焦镜头的感觉,比如推拉速度快,代表着惊吓、震惊;推拉速度慢,则意味着恐怖、游移;摄像机方向可以选择正视角,也可以用斜角。

 

03投入钻研,协作挑战

虽然说的简单,但是真正的希区柯克变焦拍摄实际上还是非常复杂的。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运镜的幅度、方向,机位运动的速度和焦距运动的速度要匹配,焦距的变化要平滑,不能顿挫等等。在我们学生拍摄的镜头中,可以看到他们选择了纵深感较强的走廊进行拍摄,这也是为突出场景中拍摄主体与背景有强烈反差拍摄过程中,猜测也应该是利用到了稳定器的变焦模式手动操作。

 

 

 

在此也要墙裂的点赞下此镜头的贡献者——李继鑫老师摄像班上的王丛枫同学,在学生阶段,凭借着不服输的精神,练习了整整一天,才成就了最终这样一个经典难忘的“希区柯克变焦”镜头。恰恰也是因为这样一个镜头,让主页菌脑海中一直对该片这一片段印象深刻。当然,除了这个难忘的镜头外,还有片中参演的每位同学,负责道具、灯光、打板、化妆等等其他团队成员,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团结协作,才成就了最后佳作的诞生。

 

 

 

2022春招已经开始,想报名的亲速速联系我们吧!

线上线下免费试学试听及课程咨询请联系:16645079482 (同微信) QQ:1620187664

 

2022年3月23日 12:05
收藏
首页    技术分享    涨姿势!何为“希区柯克变焦”?
浏览量:0

大家都在看